还有一类人才,叫做感知操作型人才,他们的工作需要很多非标准化的精细操作,面对的情况经常是动态的、复杂的、迅速变化的,这种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也是比较“安全”的。
比如牙科医生,全科医生,急救医务人员,注册护士,美发师,美容师,电工,消防员,潜水员,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救护车司机,船长船员,考古学家等等,这些都是感知操作型工作。
这类工作很难被机器代替,因为需要随机应变,100个客户有101种需求,遇到的情况可能瞬息万变,他们要根据情况做判断,并且采取一些精细的专业操作,这是机器无法胜任的。
比如考古这门职业,就不会人会弄个机器人代替人考古,考古的情况很复杂,需要精细操作,机器无法胜任。
还有牙科医生也是,要根据人的感受来设计治疗方案,如果客户出现疼痛就需要及时停下,凡是涉及到人文关怀的,机器都不能胜任。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工智能对职业的“取代”,和科技创新对旧产品的“取代”不同,因此很多时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深入调查分析。
科技创新是颠覆性的,手机出现了,BP机没了,数码相机出现了,胶卷没了,mp3出现了,随身听没了。
人工智能的“取代”,不会威胁到某个产业,而是要具体看细分职业的工作内容,是不是可以“被编码”。
比如骨科医生,既需要和病人大量沟通,又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思考诊疗方法,治疗的过程还需要精细操作,同时包含了上面说的三种“安全”职业类型特征,那么它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概率就极低。
而同是医生的放射科医生被取代的几率就很高了,因为人工智能看片子的本事超过人,简直是小菜一碟。
所以,帮助失业者重新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或者给孩子未来职业方向指引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行业,而是要看具体的工作内容,需要几分社交智慧,几分创意灵感,几分感知操作。
在这些职业里,对于个人素质要求较低的,比如保姆、维修工人、按摩师傅、前台接待等等,这种岗位在社会上需求量很大,但是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可以利用虚拟3D世界,进行职业培训,以达成快速再上岗。
这部分涉及到的人群最广,人数最多,也最容易体现出社会效益,因此在投入上反而应该是大头。
对于一些因为失去岗位,暂时失业的大学生,就要根据他们的个人特长,来引导他们实现再就业,如果比较文静,能沉得下心来写东西的,不妨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内容创新人才;如果比较好动,爱说话、爱摆弄东西,就应该向社交智慧型人才和感知操作型人才引导。
未来的新型教育模式,一定是因材施教,一人一策,决不能拍脑袋大干快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