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默记看出了阿保机挂在脸上的担心,道:“城廓越广,守城的难度就越大,漏洞就越多,对攻城一方来说,就越易。我们有胜师几十万,四面多处同时攻城,这座城池必不堪一击。”
阿保机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是,攻城投入的兵力越多,伤亡就会越大呀,这是他在进攻幽州时得出的结论。
阿保机决定,还是实施自己的既定战略,围而不攻,与渤海国打持久战,直到全部征服。
阿保机当即发令,全军在城外休整,三日后,以忽汗城为中心,对周边城市发动进攻,进而遍及整个渤海国,最后拿下忽汗城。
第三日,阿保机正要召集战前会议,发布进军命令,内卫来报,一位自称渤海国看相的人,求见皇上。
阿保机不由得一怔,两国已经兵刃相见,此时,渤海国的老相要见我,意有何求?
阿保机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当即让那位老相进帐想见。
那位老相进的帐来,立即跪行三拜九叩大礼,言道:“我国王大諲譔派在下前来觐见皇帝,皇帝远道而来,我国王未尽地主之谊,招待不周,还望皇帝见谅。我国王让我敬告皇上,渤海国昔日臣服大唐,先大唐已亡,渤海国愿永久作契丹属国,给契丹贡奉,求皇帝准许。”
怎么,要投降?
这可是阿保机完全没有料到的事情。
原来,契丹兵临城下,就像天空的乌云被狂风吹动,吓坏了渤海国国王大諲譔,王室顿时乱作一团。
其实近日,就渤海国何去何从问题,早已提上国王大諲譔的议事日程,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持观点,叫嚷争论不休。
主和派说,渤海国作为小国,之所以存在二百多年,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唐的羽翼下历久弥新。如今大唐垮了,契丹日渐强盛,渤海国应该将昔日进贡给大唐的财物转手贡给契丹,方可防止灭顶之灾。
主战派认为,契丹国不过几匹战马几把战刀而已,契丹人有的,渤海国也都有,大不了拼一个你死我活,为何要抱着金碗讨饭吃?
大諲譔起初是倾向主战派的,下令各地人马迅速到忽汗城集结,与契丹决一死战。
然而,契丹大军来的太快了,大军还没来得及集结到位,老相兵败,契丹呼啦啦兵临城下,
大諲譔顿时醒悟,如果继续与契丹周旋下去,将会导致亡国。
尽管主战派仍然极力反对,大諲譔还是痛下决心,向契丹投降,先躲过这一劫再说。
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一个属国,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前所未有的好事。
阿保机当即与老相约定,次日在南门外,举行受降仪式。
送走了老相,阿保机的心中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激动。
为了征服渤海国,阿保机作了多年的准备,即使这次出兵前,也做好了几年拿下渤海国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