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封建时代的上层人物,靠的就是垄断知识,才一直保障自己的那高高在上得地位的,后世有一句话叫做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非常适合形容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真正上品无寒士的时代,所有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最低档次的也是豪门富商出身,至于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那怕秦国的军功至上的制度,也不过只是稍微改善了一点点而已。
不要说在这个书简的时代,那怕现在他发明的纸张,如果他不出面的话,信不信那些贵族世家会把纸张的价格炒的比竹简还要贵。
沈飞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一开始就建议了嬴政纸张专卖,统一定价,并且暂时不会把造纸术开放出去。
垄断知识,不要说是在这个时代了,就算是现代社会,也会有一些奇葩认为这么做才是正确的,不得不说,里面的有些观念,让沈飞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些人认为垄断知识是合理的原因是因为这样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比如说在一百米远的地方放一枚金币,然后让一百个人去抢,结果注定是只有一个人能够抢到,其他人都是陪跑,既然这样那九十九人又何必跑的一身臭汗,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呢,干脆直接让那些百米赛跑的冠军,佼佼者去参与,如此其他人的人力就节约下来了。
由此延伸出来的就是,那些注定成不了科学家,考不上清北,只能上蓝翔的人,何必去学习浪费资源呢,这些资源完全可以省下来,减轻国家负担。
其脑袋之清奇,比某个喝消毒液可以杀灭病毒的家伙,还要更胜一筹。
这样的观点,让沈飞非常在意的是,一开始怎么把那些百米赛跑的冠军,佼佼者,可以上清北的人选出来,靠点兵点将吗。
在沈飞看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看出其中的佼佼者,只要基数足够大,总会冒出一些天纵奇才的。
而且人类最神奇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天赋更好的人出生,鬼灭里面继国缘一就曾经和其大哥说过这样的话语。
藏书阁正式开业的那一天,门口的广场处,可谓是万人空巷,咸阳城内,以及咸阳城外,还有咸阳城附近的其他城市的人,总之凡是听到消息的人,又有志于学习的人,绝大部分人都赶到了藏书阁。
这还只是消息传播的不够迅速,想必假以时日,来到藏书阁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这里的门槛,可是比儒家小圣贤庄的藏书楼的门槛低多了。
“到了今天,我才算真正的佩服你,我敬你一杯。”藏书阁的八层的阳台上,沈飞和韩非,以及紫女三人,静静的站在栏杆变,俯瞰着整个藏书阁前方的巨大广场上,那些借到书就迫不及待的学习的人。
这个时代的地皮是最不值钱的,所以在藏书阁的前面有着一个清幽的公园广场,里面有着大量的桌椅,凉亭,都是为了那些来学习的人准备的。
这种盛况,可以说是儒家小圣贤庄那里也见不到的。
“能够让九公子说出这句话,真是荣幸之至啊。”沈飞说着笑着喝下了面前的葡萄酒。
“真是没有想到国师大人竟然还对医术有如此造诣啊。”紫女难得的替沈飞斟满了酒,一般来说,能够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只有韩非,那怕是卫庄好像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沈飞能够让紫女如此对待,自然是因为沈飞前些天对嬴政的进言了,让嬴政下了一道王命,那就是未满十六岁的女子,是不能成亲的。
说实话这个时代的问题,在沈飞来看实在太多太多了,沈飞也只能想起了什么,在慢慢改进,沈飞之所以会让嬴政下这道王命,是因为前两天遇见的一个送葬队伍,一个大约十四岁的女孩,因为怀孕生子,结果是一尸两命。
这个情况立即让沈飞去找到了嬴政,随后就有了这道王命,随着王命而来的,就是四处宣传为什么下达这个王命。
托当年商鞅徒木立信的福,秦国的官方公信力是很高的,在加上这一次有嬴政和沈飞这个国师背锅,王命很快就传到了秦国各地。
托这道王命的福,让不少本来要准备的婚嫁被推迟了,无论是为了女方的性命,还是子嗣的生命安全,绝大部分人都认真执行了这道命令。
虽然朝中不是没有人反对,不过都被沈飞给反驳回去了,沈飞反驳的话语,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这个问题,回去问问你们的母亲之后再说,顿时让所有人哑口无言。
这个时代的女性的生命,是真的没有什么保障,那怕就算是王公贵族,因为难产而死的女性,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就包括嬴政的妃子。
在王命之后,沈飞把一些现代化的接生之类的理念,印刷成册,如今已经在秦国内四处发放,可以说这之后,沈飞的声望在秦国的女性当中,是直线上升。
紫女可是一直在救济穷苦女子的,沈飞的举动,当然很受其尊敬了。
“紫女姑娘客气了,这不过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华夏之人有着太多遗憾的地方了,既然有机会改变,他当然不会什么都不做。
“走,我们也去看看这里的藏书吧。”在简单的交谈之后,韩非就带着紫女去藏书阁了,这一次的藏书阁,沈飞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甚至还是要了3d打印机,来印刷书籍了,里面的书籍,可谓是星罗万象无所不包。
东方,西方,只要在沈飞看来是有用的书籍,基本上都放置进去了,里面甚至还有化学,数学基础等等。
基本上除了兵家和政治方面的书籍没有之外,其他的都有,一共有四十万册书籍,儒家小圣贤庄的藏书楼,在藏书阁面前,根本比不过。
也亏得他有红后,不然想要把这些书籍印刷出来,并且换算成这个时代的文字,还真是十分的困难。
并且这些书籍全部都是用白话文印刷的,这个时代之所以文言文流行,一是这是历代传下来的,二则是竹简书写,都是尽量精英求精,根本不可能有灌水的行为,灌水那根本就是想要累死自己,而纸张不一样,完全可以在里面随意的灌水,事实上沈飞印刷的这四十万册书籍,之所以有那么多,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灌水灌的。
如果精简下来的话,恐怕还不如儒家的小圣贤庄的藏书楼呢。
对此沈飞自然是无所谓的,反正都是打印的。
文言文的书籍,不要说这个时代了,就算是现代社会,不找注释能够看得懂的也没有多少,这是必须有人教的,比如说沈飞,在这个时代看了一下诗经,然后就发现自己国语竟然好像不及格,因为诗经里面的不少字,他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