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碎星观中,观里大大小小的道士通通聚集在大殿之内,大家纷纷盘腿而坐,等待着大殿之上的公孙入云宣布他口中所说的重大消息。
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循声仔细听去,不难发现声音是从天而降,传到山下,紧接着引来轰隆一声巨响。
殿下道士们纷纷议论开来,而大殿之上正襟危坐的公孙入云则是眉头一皱:“想不到彻骨角在这小子手中竟如此称手,才不到一日的功夫就能化形,看来这韩尽忠真不是一般人。早知如此,我就不会那么爽快的把彻骨角交给韩百韬了。”
公孙入云不由得想起半年之前,旅居在凤陀山木屋之中的百目先生韩百韬曾亲自拜访,在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来意后,韩百韬顺利的从公孙入云手中拿到了上古神兵彻骨角。
当年,灵应天师包道乙在以一己之肉身引渡天雷降凡雨后,解救了深陷亘古大旱的黎民百姓,而他自己则身形陨灭而神元聚在。
随后趁着形散而神不散的契机,灵应天师包道乙做了两个决定。
一是将其凝练一生的混元珠传给了首席大弟子缪颍川,随后缪颍川经过多年的刻苦修道,终于领悟并继承了包道乙的毕生修为,但比起翻龙诀上武力排行并列第二的包道乙,缪颍川还是差了许多。
二是将曾经伴随着颛顼大帝南征北战的神兵彻骨角交给了二弟子公孙入云,并叮嘱他要终生守护彻骨角,莫要让这把亦正亦邪的诡谲利器再现人间,引得生灵涂炭。
但在百年之后,仅凭借着韩百韬的只字片语,公孙入云就果断的背离了师父的嘱托,将彻骨角交了出去。
此事若是传出,公孙入云定要背上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千古骂名。
正殿上的公孙入云沉思良久,随即释然,毕竟自己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将死之人,只有等到了地府,再去给师父磕头赔罪吧。
随即,公孙入云轻轻咳嗽了一下,底下的一众徒子徒孙就都安静下来了。
公孙入云缓缓说道:“道家修道,应遵守老祖宗伯阳仙人之教诲,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应把道法自然放在心中,不得因时而化,因地而移,因事而变,诸位可都曾记在心间?”
一众道士不论长幼与资历纷纷点头。
公孙入云随即畅然一笑:“贫道今年已度过人生的一百零五载春秋,自师从灵应天师以来,未曾离开两凤山半步,不敢妄言功过,却敢当凤陀山碎星观开山之祖,参透一生,终觉一山之围不足以窥尽浩瀚道海,遂今日招你等前来,宣告遣散事宜。”
大殿之下,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众道士纷纷拱手作揖,嘴里大声央求着公孙入云不要下此决定。
这群道士中,大部分都是在从小就在碎星观里长大,年岁最长者今年也不过将将半百,至于年幼者,上礼拜才有好心人把澧州城东捡着的一个弃婴送到碎星观里来。
就在大家都以为要树倒猢狲散之时,公孙入云再次微微咳嗽一声说道:“莫要惊慌,你们每个人,将来去往哪里,我都有安排,凡弱冠者,均往西北而去,取道黄河,逆流而上,直至庆州,协助当今衮王抵御外敌。”
下面的一众已经过了弱冠之年的道士连忙发问:“如今太平盛世,如何需要吾等前去边关抵御外敌?再者,吾等修道之人,一生弱于纷争,那西北衮王可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马上王爷,怎会接纳我们这群道者。”
公孙入云没有再过多解释,仅是说了一句:“此乃最后一命,尔等岂能不从?”
众道士漠然,拱手谢恩。
公孙入云接着说:“弱冠之下者,阿刁会将你们陆续送往我为你们安排好的去处,你们的一切都自有安排。”
说完,公孙入云一挥手,那个张开翅膀足以遮天蔽日的鹰隼人模人样的走了过来,和公孙入云一对视之后,通心明意的鹰隼瞬间明白了公孙入云的意思,随即让五个小道士登上了鹰隼的后背,翱翔远去。
不多时,碎星观里所有的道士香客纷纷离开,曾经门庭若市的碎星观,如今只留下了公孙入云一人滞留于此。
已经一百零五岁的老道士慢慢的合上了眼,回想起自己这一生的修道之路,无论是探寻道宗道法,还是屈指问长生,公孙入云都可以当得道宗林海中最木秀于林的那一个。
曾经踏入一阶破虚境的公孙入云,要是放在当今将武林群雄分为三六九等的翻龙诀上,肯定也是雄踞前十位的存在。
只不过,在犯下那个滔天大错之后,一切就都变得虚无缥缈了。
眼见得此时大殿内的一片零落景象,公孙入云老迈的眼角此生第一次感觉到了泪水的湿润。
接着,他又想起了师父、师娘、师兄还有南葛,以及那个已经与彻骨角合二为一的韩尽忠,公孙入云希望今生之错,在他把彻骨角交出去的那一刹那,这个错是已经开始弥补了的。
一口腥甜涌上心头,随着嘴角慢慢流出,公孙入云静静地坐在原地,感受着生命最后的流淌。
此时的山下,韩尽忠挥舞着手里的彻骨角,起初他还在担心,这个融进自己身体的彻骨角该如何去使用,想不到在刚刚这危难之际,彻骨角竟然灵性的突然出现,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吴乐和武氏兄弟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