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炮口硝烟散去,他们看到之前的那三个少年又回到之前的岗位。
那个大头少年拿起那根墩布沾水在炮管里捅来捅去。
随后其他两人的动作和之前一样,忙活了一阵后,又退到一边,双手捂住耳朵。这次,所有围观者都醒悟过来,急忙有样学样,双手捂住耳朵。
只听手掌外又是一声炸雷般的巨响。
一里处的地面又掀起了大股尘土。
这一次,大家有了心理准备,火炮发射的整个过程看的更清楚了。
只见随着巨响,一个声尖利的呼啸划过天空,落在约两里之外的山坡上。
“蓬”一声闷响,带起大股的尘土。
那是什么东西,能射出一里多地?
围观的百姓们兴奋起来,大呼小叫起来。
和这些人的兴奋不同,围观的将官和士兵们的眼睛中,却浮现出和炙热截然不同的神色。
那是恐惧!
第二炮射击后,朱启明三人被换下,火炮铸造所的工匠上场试炮。
此后,小仓城外响起了五次雷霆巨响,火炮射击展示才结束。
众人带着敬畏的目光,远远地看着那根还在滋滋散着热气的炮管,叽叽喳喳讨论起它的威风,迟迟不愿离开。
火炮铸造所则各有分工。
有的在擦拭火炮;有的牵着附近惊恐不已的骡马;有的去远处捡拾炮弹;有人则拿着量尺,丈量炮弹落地的位置,记录着标尺和准星之间的关系。
那些记录的数据都将在铸炮所中传阅存档,并形成操作手册,要求所有炮手记在脑中。
射炮时,赵云看着朱启明踮着脚翘首远眺铁球着弹点的时候,想到了自己忽略的一个观察利器,望远镜。
火炮单元在作战中,需要以远距离观察着弹点,调整射击角度。
一、两里的距离已经超出了肉眼观察能力,是时候制造望远镜给炮长或观察员了。
其实不仅是火炮单元,每一个作战指挥官都应该配备那种军事观察利器。
转眼间,进入三月中旬,温暖转暖,土壤松动,到了春耕的时节。
为了装备足够多的火炮,集中所有可用的火炮,实施“大炮群战术”(轰击一个主要目标或敌人行进中的路线,以狂轰烂炸某一点来弥补滑膛炮的准确性)。
赵云不得不推迟进攻筑前大野城和太宰府的时间表,要求火炮铸造所按照试验记录的统一冶炼标准、炮口尺寸、定装火药和炮弹,加班加点,昼夜不息生产火炮。
同时,赵云也开始从各营军中挑选身体强壮的士兵充当炮手。
拿破仑炮只有简单的俯仰装置,没有方向调节装置。
作战时,改变射击方向时,只能通过搬动炮架来解决。此外,火炮装卸和搬运炮弹也是力气活,身体孱弱的人绝对没法干。
炮长暂时让朱启明三人担任。
他们都在“隐庄”系统地学习过火炮的基本知识,懂得火炮的地位和用途,也懂得观察测量和弹道抛物线的道理,为火炮远距离曲射操作打下了基础,第一门火炮的炮长就是朱启明。
任长风和袁淳将是后续出炉火炮的炮长。
赵云将炮组定编为5人:炮刷手,填装手,火门手和炮手各1名,分别负责清理炮膛,放弹入膛,插点火管,检查火炮的仰角和点管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