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钊能得出社会由三大势力——官、绅、民组成的结论,既有对当时的社会观察,更离不开他在后世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以及许多专家研究古代社会后得出的理论。
那他最熟悉的社会阶层论来说。
古代社会,可简单划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包括以皇权为首的官僚阶层,以垄断知识得来话语权和阐释权的士大夫阶层,以控制土地财富为主的乡绅阶层,以宗教思想获取特权的僧侣阶层,等等。其中,官和绅为主体。
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附土地生存的农民,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手工从业者和行商人士,等等。
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是永恒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但这种对立并非完全不可转化的。
集中便体现在乡绅阶层上。
在一个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乡绅会和官僚阶层利益相关,这也是一个王朝的稳定所在;但到了王朝的末期,当官僚阶层的腐化和堕落已成不可挽救的趋势,他们又会毫不犹疑地与民串联在一起。
若非如此,王朝的更替便不会发生。
发生的,便不会是王朝的更替,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覆灭。
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后,真正获利的绝非最先揭竿而起的民众,而是乡绅阶层,他们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稳定的环境去结网筑巢。
以上,便是杨钊被白天的景象触动后,思索整晚的结果。
所以他会得出官、绅、民三方势力中,绅最大;官、民争斗,最终得胜的是绅……
可杨铆却是不可能懂得这些道理的,也难得他只听了杨钊一些解释,居然能想通其中一些关节,还能顺势发问:“难道,官和民就一定得是对立的?它们不能联合起来,把绅斗倒吗?”
杨钊无奈地笑着:“你觉得可能吗?”
“不可能。自古以来,官便是统治民的,民也是和官斗的……它们始终是对弈的双方。”
杨铆想了想后,也跟着无奈地笑了。
其实也并非没有可能……
杨钊想到了他曾生活过的现代社会。
当一个社会的主体足够多元,当一个社会的监督手段越发明晰,当社会里的财富足够丰富、以及财富的分配趋于合理,当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被慢慢填平……
哎,想远了。
在杨钊眼下身处的这个时代里,官和民始终是对立的,他们的立场是对立的,他们的利益更是对立的,不可调和。
之所以“圣君”“贤臣”们要告诫善待民,便是因为他们一般都不善待。
之所以有那么多民要口口呼喊青天大老爷,便是因为这世上并没有什么青天大老爷。
如果不是在这世上寻不着,他们又何必要大声喊出来呢?
“照三哥这样说来,玉溪园便是绅,那我们和玉溪园争土地,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