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银小说>其他类型>轼语> 第403章心力交瘁的党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心力交瘁的党争(1 / 2)

苏轼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入仕做一个好官,这些年即使命途多舛也不忘初心。他语气坚定地对苏辙说道:“我从未忘却当年的誓言,这些年我也一直这样践行着。我只是厌倦了无休止的党争,在朝廷的每一日我都如坐针毡,反倒不如在地方为官自在。在京师为官和在地方为官,对于效忠朝廷、造福百姓而言,在我看来并无区别。这些年,我辗转各地出任知州,为百姓做了些切实可行的实事,我觉得很有意义,上对得起朝廷,下无愧于百姓。”

苏辙无力反驳,朝堂需要官员,地方也同样需要。他微微叹息:“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兄长觉得离开京师,就可以免于纷争吗?”

苏轼道:“起码比京师好太多了。知州为大,有我坐镇的地方自然不会让此等风气盛行。”他知苏辙又要开口劝说,这些年他已听了太多遍弟弟苦口婆心的挽留之辞。此时屋内并无外人,他索性直言不讳,“这儿也没外人,我就直说了吧。这些年来,我兼任侍读,时常陪伴官家左右,随着官家的长大,他的性情越来越怪异,骨子里似乎……似乎透着一股叛逆。这次我从扬州回来,明显感觉到官家常年的隐忍和怨恨让他的性格开始扭曲,我担心……”

“担心什么?”

“我担心官家亲政后掀起更大的风浪,所以我还是早点远离是非之地为妙。”

苏辙从未想过这些,他不像苏轼多年担任帝师,对宋哲宗并不了解。这些年大家奏事基本上跳过宋哲宗直接向太皇太后禀告,宋哲宗年幼时没法参与讨论,懂事后依然很少参与讨论。朝臣们对这位沉默的少年天子并不了解,更不知他心中所想。苏辙沉思片刻,将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兄长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了吧!官家性格恬静,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苏轼道:“官家那不是恬静,是隐忍。官家聪慧,懂得也多,你我如官家这般年纪早就开始对诸事心存质疑,不时还要辩证一番。太皇太后听政,按理说,官家也应积极参与才是,但是他却一言不发,任凭太皇太后主持朝政,说明他在隐忍,在压抑。人压抑得久了,早晚会爆发,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苏辙脱口而出:“兄长年少时的豪放都去哪儿了!怎变得如此怯懦!”说完觉得自己唐突了,言语有失,急忙道歉,“对不起,兄长……我……”

苏轼摆了下手,起身,轻拍了两下苏辙的肩头,露出了极其复杂的笑容,然后静静地离开了房间。屋外风雪交加,寒风吹打着他瘦弱的身躯。他缓步徐行了一段路程,驻足,抬头仰望苍穹,闭起双眸,任凭皑皑白雪轻落脸颊。他明白自己不是怯懦,而是清醒。这些年为宋哲宗授课,他早已看透了宋哲宗,这位关乎大宋命运的少年天子对作为帝师的自己暗地里流露出来的厌恶之情与日俱增,而这种厌恶不单单针对自己,而是对太皇太后、对元祐时期在京为官的每一位大臣。

他回想着几年前因车盖亭诗案被贬岭南、多州辗转、如今流落英州的蔡确,不知道未来对方还能否活着离开烟瘴之地,而自己的命运是否也会如蔡确一般再起波澜?

元祐八年。

正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