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丙、郭遘、古耕道是苏轼在黄州新认识的朋友。数月前,苏轼心情郁闷在街上闲逛着,忽然被一阵酒香吸引,顺着香味来到潘家酒店。由于囊中羞涩,他只要了一壶酒解馋。随后的日子,苏轼每日若计划的一百五十文盈余得多了,便会过来少买点酒喝,一来二去就和掌柜潘丙熟识了。
潘丙祖上做官,祖父迁居黄州,他从小饱读诗书,只可惜屡考不中,最后彻底放弃,在黄州卖酒为生。潘丙与苏轼意气相投,于是成了朋友。两人相熟后,潘丙介绍苏轼认识了同在黄州居住的郭遘和古耕道。郭遘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在黄州城中开了间药铺维持生计。苏轼对医术颇有研究,认识郭遘后,时常去他的药铺讨论药理,两人不知不觉也相熟。古耕道不像潘丙、郭遘二人祖上做官,有点积蓄可以开个店铺养家糊口,他只是平头百姓,靠种地为生,不过为人豪爽、热心,和潘丙、郭遘称兄道弟,认识苏轼后,被苏轼的豪爽的性格所吸引,遂与其交好。
苏轼交友不分贵贱,不管是从前结交的宦官子弟、文人墨客,还是如今结交的潘丙、郭遘、古耕道这样的市井之徒,他皆坦诚相待,他常笑称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不一会儿,阿清和郭遘一同返回。郭遘一进门,故意叹了口气,开玩笑道:“哎,自从彦明认识了子瞻,我在他心中的地位日渐下滑,好酒都得等子瞻在才有机会品尝。”说着再度叹了口气,道,“哎,真是世态炎凉啊!”
潘丙笑道:“兴宗的一张嘴真是厉害,不过和子瞻比起来差远了。“
郭遘故意发出滋滋的声音,道:“你看看,你看看,三句不离子瞻。”说着伸出小拇指,掐着指尖比划道,“我现在在彦明心中的地位就这么小一点。”
苏轼知道郭遘喜欢逗自己,顺着他的话,道:“你不来,彦明都不让我们喝,只能干坐着闻个酒饱。哎,亏你来得及时,不然我的五脏庙该打鼓抗议了。”
郭遘故意把头歪到苏轼腹部,笑道:“来,让我听听里面锣鼓喧天没。”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潘丙为众人倒上酒,道:“来来来,尝尝我的佳酿,放了好些年不舍得喝。今天正好庆祝子瞻获得田地。”
郭遘道:“田地?什么田地?”
苏轼解释道:“衙门给我批了块地耕种,虽说是块荒地,但是只要用心开垦,肯定能有所收获。”
郭遘道:“什么时候的事?”然后看着潘丙和古耕道,道,“你俩都知道了?”
潘丙道:“不比你早多少,也是刚知道。”
苏轼道:“昨天梦得向徐大人申请为我批一块荒地,徐大人当即答应。”
古耕道道:“我们刚才还说等过段时间大家一起去帮子瞻开垦呢。”
郭遘对苏轼道:“那等地开垦好了,我送你些种子。”
苏轼道:“不用了。王文甫前天来我家做客刚好赶上我和梦得准备去实地勘察,他说准备送我些树苗,然后徐大人和梦得又说送我些水稻、蔬菜等的种子,现在万事俱备只差开垦。”
郭遘道:“那我到时候一起帮忙。”
苏轼道:“不用,你忙你的药铺生意吧。现在天冷,生病的人多,店里也忙,有他俩帮我就够了。”
郭遘道:“药铺是小事,你这才是大事。再说了我店里还有伙计呢,没事。”
苏轼感动道:“那就有劳兴宗了。”
郭遘笑道:“和我客气啥。”
几人一边闲聊一边喝着酒,十分快意,酣畅淋漓。几个时辰后,苏轼醉醺醺地返回家中。王闰之看着瘫在床上半醉半醒的苏轼,叹了口气道:“酒量不行就少喝点!看这满屋的酒味。”
王朝云端着一碗解酒汤刚进来,突然屋外传来嘈杂声和阿文的喊叫声:“你们要干什么!”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几名衙役冲进屋里,将她手中的汤碗碰翻,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