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秋雨又飘洒起来。
太阳落山时,阿保机昨日派出的探马,迎面跑了过来。
探马回报,刘仁恭派他的养子赵霸作统帅,已经率大军离开营州,逶迤几十里,正缓慢向契丹运动。
阿保机忙问:“他们距离契丹边界还有多远?”
探马说,赵霸的人马行动很慢,大军分成了三路,齐头并进,步步为营,像笨熊一样摇头晃尾向前爬行,一天只能行进几十里,估计三四日以后,才能到达契丹边界。
齐头并进步步为营?
显然,赵霸是防备遭契丹骑兵突袭。
恐怕,在行进中消灭赵霸大军的作战方案,需要修改。
看来,只能到边界以后,再寻找伏击地点了。
阿保机和曷鲁心中都非常清楚,与赵霸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在接战以后一两日内取胜,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阿保机和曷鲁最担心的,仍然是北部小黄室韦的军队。
阿佳送来的消息,显然来自莫来之口。
阿保机和曷鲁分析,小黄室韦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军,是因为小黄室韦虽然独立称国,其实还是一个部落而已,征集两万人马已是极限,若贸然出军,一旦失败,必然会导致亡国。
小黄室韦现在一定以为,契丹还不知道他们与刘仁恭合击契丹的阴谋,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赵霸那五万大军上。
莫来一定以为,赵霸大军在进入契丹国土以后,契丹才会发现,并仓促出兵迎战。
莫来一定预料,契丹不会一口吃掉赵霸的五万大军,契丹没那么大胃口。
在契丹大军与赵霸接战以后,小黄室韦突然出军,南北夹击,契丹必败无疑。
当然,小黄室韦赢得的,绝不是一场战役,而是契丹的全部国土。
莫来非常清楚,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作战,仅仅是为了战役的胜利,而非领土。
在取得胜利以后,农耕民族自会退回长城以南。
游牧民族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若驻军防护,不但军队给养难以接济,又极易受到攻击,防不胜防。
所以,农耕民族在尝试驻军失败以后,就再也不作这种赔钱的生意了。
刘仁恭的目的是南进,刘仁恭与小黄室韦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可能出现的后患,获取战马,强大自己的军队,而非占有契丹国土。
所以,此一役,关系到小黄室韦能否做强做大,非常关键。
当然,一旦赵霸的吴万大军不堪一击,小黄室韦就会偃旗息鼓,埋头装孙子,从此再不敢招惹契丹。
阿保机和曷鲁的心里都非常明白,他们在与赵霸接战的同时,小黄室韦的探马就会快速将消息传递回小黄室韦。
即使没有探马,赵霸军中,也一定有小黄室韦人带路,并负责与小黄室韦联系。
路途遥远,小黄衣室韦探马即使用最快的速度,也需三日后才能到达莫贺弗牙帐。
所以,此一役,必须在三日内结束,只能胜不能败,契丹已被逼上了绝路,契丹败不起。
大军行进途中,曷鲁又派出几路探马,分头去打探赵霸的消息。
夜幕降临了,与其睡在睡袋里被雨浇,还不如在马上打盹。
大军在雨夜中缓慢前行,马蹄声和冷雨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杂乱无序。
天地混沌一片,能见度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