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接任的人选,已经比较明显了。
当然是项氏一族的项伯,此人身为左伊,地位仅在昭景之下,而且一直是主战派,对于秦国的威胁早有警惕,结合如今的局势,更显得他有先见之明。
等到朝会结束,昭景的结局果然如同楚歌所预料的那样,在众人的指责声中黯然退场。
如此一来,联盟之事最大的阻碍便被扫除了,楚歌也就放下心来。
回到使馆,楚歌默默复盘整个朝会的经过,越发感觉到了项族的不简单。
就连他献上去的地图,到底是不是昌平君所出还要存疑。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却是皆大欢喜,楚歌与项家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结盟、主战已经成了楚国朝堂的共识,这点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而且正在他上朝的时候,洛邑那边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赵国被魏王说动,主动遣使来到洛邑觐见周王,意图加入联盟。
当年三家分晋,韩赵魏这三家还是有些交情的,若不是韩国下场太过于酷烈,联盟之事也不会如此顺利。
按照洛邑发来的消息,两国结盟进展十分顺利,已经签订了盟书,盖上了大印,不日便会宣告天下。
六国之中,已有五国加入了联盟,合纵的大势已经形成,唯有最北边的燕国还在联盟之外。
即使燕国不参与到联盟之中,这时候联盟的力量也已经足够震慑秦国...还有燕国。
如果燕国不加入到合纵六国的计划之中,无疑是承担一定风险的。
毕竟周边的国家皆是盟友,说不准哪天就会因为一件小事针对燕国,到时候有盟友和没有盟友的分量完全不同。
经过了这一场朝会,剩余的事情进展很是顺利。
楚王已经有意考虑两国结盟,尤其是在项燕的劝说之下,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的准备楚歌已经很是熟悉了,他这些时日在使馆内,一方面教导前来学艺的项羽,另一方面则是准备与盟约有关的事情。
结盟无论对于哪个诸侯国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楚国若是加入这份反秦的盟约,意味着将会得罪秦国。
而且六国合纵,还意味着混乱的战国时期将会落下一段帷幕,世间将会迎来一阵短暂的和平。
既然身为盟友,自然没有了相互攻伐的道理,这对于那些有野心的国家来说是件很难受的事情。
就像是楚国,身为割据南方的大国,一直有向外侵略扩张的野心。
今日侵占一城,明日拿下五城,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就是这样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一地大国。
在楚王宫签订盟约的时候,楚歌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凭借一份盟约是带不来永久的和平,仅仅能够暂时将诸侯们凝聚在一起,这个前提是秦国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