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乡民都要来听你这个乡约的“训示”,听训示什么?
刘福禄只好硬着头皮在乡约所绞尽脑汁想这个“训示”的词语,要是师先生和老里长在的话,他就不用发愁。
刘福禄没想到这修缮储水池远比修缮文庙那年还热闹,乡民一窝蜂涌入场上,好像不只是一户出一人,有的是全家男女都来了。
百姓集齐了,就该刘福禄上场了,各甲长、户长都在忙乱着招呼自己属下的丁户,刘福禄被这个“训示”词脑门子出汗了,他是发愁该怎样来让大家听他的“训示”,他还是被前任卢县令称之为庄上的绅士,自那以后虽然他就在暗暗读书识字,可是离绅士这个距离还差一截。
没料到刘宝库早已给他准备好了,要不然他也不会那样自以为是地敲锣吆喝,他之所以没有跟刘福禄打招呼,是因为他想给他个惊喜,他要在刘福禄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刘宝库是在师先生手下读书的,他脑子灵活且操心用功,学了一肚子真本事,不是大清取消了科举,他就会像刘保金那样去参加乡试了。
刘福禄这次让刘宝库去敲锣,本意是想为他在小池边看到他跟女儿保翠在林子里的事给他一次惩罚的,虽然他们只是抓秋蝉,这事要搁在大清是要接受家法的,即是现在是民国,若不是他刘福禄这个开通的人,换换别人他们也是逃不掉惩罚的。
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这在民国也是有规矩的。若是让别人发现传言出去,他刘福禄是会丢面子的。
没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对刘宝库来说,刘福禄又给了他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对刘福禄来说,他在乡里更加有了名气,这个绅士名号已是名副其实了。
刘宝库给刘福禄及时送来“训示”稿子,先是给他读一遍,说是这是学着师先生写的,问他行不行。
刘福禄听后直说“行”,并且他还能念通。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去了。
“旧时庄东小龙山脚有一蓄水池,偎依在龙山之下,池里之水唯龙山之脉。功之茂者前辈也。庄人皆记得,闹水荒时依之池水救济。因长年累月,池遭水侵蚀,积满淤泥而水流逝不蓄。每岁冬去春来,父老乡党时为吃水而犯愁,辄有乾渴之忧,春沿庄讨水,冬积雪藏冰,尝每岁苦之。遂备香火供食祭奠水神,却未想修缮库池积水解渴。民国开年,经乡约所与庄贤各大户族长议定,蓄钱粮,备材用,行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钱出钱之举,重为修葺,共兴伟业。”
刘福禄念罢“训示”,在场众乡亲欢声即跃,拍手响应。会后刘宝库还把“训示”张贴在街上数张,让大家轮看。
刘福禄系维首,从各大户选出已经是八十髦髦老族长张先民为监工,甲长以下的户长负责收缴钱粮、投工。经过短促的准备,选一吉日开工。
先是有力出力的民夫争先恐后使用铁锹、箩筐进行挖掘。半月后就在池四周响起石夯夯击粘土的沉闷的声音。
乡民的热情很高,纷纷献计献策要早点完成工程,要求日夜轮夯,人停夯不停。众工头也欣然接受,便在池边盘火开灶,日夜灯火通明,风箱呱嗒——呼哧作响,为民夫做饭。
自民国二年开春筹划到民国五年大工告竣。
总计费五千余金。大家挖(背)土方、运石头、车载马驼,小者还用簸箕、小铁铲等工具,全民上阵,期间因劳动过度,民工们时患疾病仍不停歇。
蓄水池的形状象征着日月同辉,吉祥瑞气的征兆,池的深度之广,周边筑有重台,中间彻石梯为道,道边有栏杆围护。在池的东南方向还计划筑一小储水池,用来净水,未来四方修筑石渠,以防冲决。西面修一影壁,以储元气。
工程告竣后,乡里县上同来参加告竣仪式,辛县长还亲笔题写碑文:“济旱池功碑”。
“闻之太上立德,其次宣功,是之胃不朽。盖德之厚者,时历久而必发,功之茂者,年虽远而逆光,未有终於湮没而不彰者也。我河镇旧有土河一区,东北倚龙山之峻,源之所由归也。盛绩所存,万姓汲饮於斯焉。第基址虽具,而蓄水易池,根底未坚,而移时辄凅。每届冬春之际,辄有乾渴之忧。家负龛而衔渴,户积雪儿藏冰。男女老幼,每岁苦之。自民国二年至民国五年间,先辈诸父老同兴修池义举,蓄钱粮,备材用,如是者盖亦有年。初春开工至季秋告竣,计费五千余金。负土运石,鸠工庀料,经营尽瘴,畚锸齐兴。其形之口也,象若合壁,其渊之深也,筑以重台。中有石梯劵道,上列门户栏杆。为水簸於巽隅,备蓄储也。修石渠於乾方,防冲决也。西修影壁,固元气也。迄今之年,乐汲取之便,无旱干之嗟。蒙其休者,习为固然,盖先德之湮久矣,维首诸公之德业。因综前后姓名,备勒诸石。后之人将无从而观感矣。此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