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孟达一个张松,我们不难看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是忠君爱国的君子,但是这三个人,全是审时度势的聪明人,虽然聪明的不道德。法正功成名就,张松身死留名,孟达频繁摇摆成为笑话,群雄割据的年代,士人跟着人潮跑向南方避难,有三种跑法,一种跑江东,一种跑荆州,一种跑益州,法正是和同乡孟达一起跑来益州的,来到益州之后,也许是自己性格不好做人不地道,也许是真被人诽谤,反正法正爬的有点慢非常不得志。
;;;;人一辈子总有些人,是你一见到就会倾心的,法正见到刘备就是这样,初次见面法正已然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法正自荆州还,私下里与张松密议,刘备有雄才,意在待机拥戴。接着,曹操派钟繇觊觎汉中张鲁,刘璋担心之际,张松又向刘璋进言,请刘备讨伐张鲁,张鲁必败又何惧曹操!刘璋马上同意,第二次派法正为使,并带四千兵迎接刘备。法正第二次来到荆州,却建议刘备,“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凭的意思)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他的这番话,正好与“隆中对”暗合,刘备深以为然。随后与庞统率领大军,与法正一同向益州进发。
;;;;刘备与诸葛亮是鱼水情深,刘备与法正何尝不是这种关系呢?只是他们各人的司职不同,而其司职的配合,能够使刘备的事业兴旺发达,这就是“以公义相取”的结果,是一种互补关系。裴松之说:“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这个场景是汉中战役的一次战斗中的情形,是法正谋勇果敢的生动写真,也是法正效忠于刘备的最好诠释,更是刘备与法正互敬互爱的具体表现。
;;;;法正的能力自不必说,但在个人品德上有瑕疵,他从刘璋阵营中脱离出来,是密谋在先,假公在后,使刘璋蒙在鼓里,仅管如他所说,“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于此耳。”虽有苦衷,但他此时有悖于道义的叛离,是一种阴谋行为,冲淡了他的重彩形象。还有法正掌权后,“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更是沸沸扬扬,最后,还得诸葛亮出面打圆场。
;;;;法正这个人还是很有才的,刘备能够顺利攻取西川,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法正,并在其后和曹操汉中对决时,法正的贡献也不小,连一代奸雄曹操都认为刘备,最终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是因为刘备身后有个法正。法正不仅有才,而且好江湖气,这点刚好也投刘备所好,因此,法正在刘备身边想不受宠都难。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法正如何受宠,可见《三国志蜀书法正传》: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通过诸葛亮的感叹,可以看出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法正死时,刘备更是“为之涕泪者累日”。
;;;;不知,如若法正没有早亡,会不会有之后的刘备兵败夷陵,会不会有之后名垂千古的诸葛丞相?可惜,历史是永远无法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