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丘吉尔这套表演其实说不上有多么高超,放在后世充其量也就是个流量明星的水准,别说奥斯卡了,恐怕连金鸡百花都拿不到。
不过乔治丘吉尔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东西,这些任凭一个对欧洲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证明。
至于他在其中掺杂的私货,那也只是他的个人观点,不妨碍整体。再说了,乔治丘吉尔对于沙皇彼得的评价并没有贬低,反而是敬仰有加,这也非常正常,以沙皇彼得的雄才大略和俄罗斯帝国在他手上崛起的事实,就算是敌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何况作为一个并没有同俄罗斯进行实际交战的英国和英国的外交官呢。
再者,就算乔治丘吉尔痛恨沙皇彼得,说他一些坏话,这也没有关系。人嘛,各自的看法和观点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自然也会不同,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这也是朱怡成在看完通事处送来的奏报,得知了刚结束的那场宴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后,对乔治丘吉尔称之为“聪明人”的原因。
别看乔治丘吉尔这样做似乎是无心之举,而且也未破坏大明和俄罗斯之间的谈判,但经他这么一宣扬,恐怕用不了几日,俄罗斯在欧洲的一些情况就会被广为人知。
中国人有句老话,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乔治丘吉尔越把俄罗斯吹嘘的强大,而且越把沙皇彼得捧到天下,以中国人的性格自然会对强盛的俄罗斯帝国提起防备之心。
其实不仅是中国人,恐怕换成西方国家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乔治丘吉尔就巧妙地在许多人心中埋下了一根刺,这根刺起初或许不会起眼,而当在特定的时间,它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朱怡成笑了笑,随手把这份东西丢到了一旁,心中彻底放心了。
其实乔治丘吉尔所做的一切都在朱怡成的掌控之中,就算乔治丘吉尔不这么做,朱怡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结果。
而现在,用不着自己出手,乔治丘吉尔就做到了,这不是更好么?毕竟一个外国的公使,而且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诸人,反而效果更佳。
对于俄罗斯帝国,朱怡成的心里是非常复杂的,但作为一个君王他所有的决定都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同俄罗斯帝国进行洽谈,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这是出于政治要求。而暗地里借用乔治丘吉尔的言论让朝廷诸公警惕俄罗斯帝国,同样也是出于政治要求。
有句话说的好,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综观历史,什么兄弟之国,父子之国,这些无非都是蒙骗世人罢了。大明需要成为千年帝国,扩张是避免不了的,而现在大明在海外的扩张同样也是证明了这点。
虽然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最辉煌的时期,但至少抓住了这个时代变更的尾巴。随着大明的强盛和朱怡成果断的出手,眼下新明已成了大明海外最为重要的领土,当然还有吕宋、柔佛甚至还包括刚刚拿下来的朝鲜。
世界的瓜分已到了最后阶段,大明的出手可以说分得了最后一块肥肉。再过百年……不!也许再过几十年,等到瓜分完毕,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显而易见。
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甚至包括世界大战前由1840年起开始的亚洲各场战争,都不证明了这个铁的例子么?
今天的朋友或许就是明天的敌人,今天的敌人也可以是明天的朋友。
一战、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同样证明了这点,朱怡成的心里很清楚,但是他清楚归清楚,却不能保证其他人也是这样想。
目前的大明虽然风气大开,但无论是在朝堂或者民间,对外政治幼稚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说,朱怡成在做每一项决策之前都需要权衡利弊,同时做好后手准备,而他之前让何显祖特意把消息散播出去的用意就在这。
果然不出所料,乔治丘吉尔这个英国人迫不及待地就跳了出来,他这一跳出来倒是省却了朱怡成一些力气,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是为公或是为私,这对于朱怡成和大明都没关系,朱怡成要的是结果,而现在的结果显而易见是让他满意的。
第二天,大朝会。
今日是俄罗斯帝国使者上朝觐见的日子,
那位沙皇彼得的使者,俄罗斯帝国的伯爵保罗早早地就穿戴整齐,由外交部的人员领着去了皇宫,等待朝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