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拯救金雕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君阁开始了壮大公司队伍的工作。更新最快
其实从腊月各家各户杀猪开始,到大年十五各家走人户,李君阁就一直在观察人选。
那些在家里不用长辈招呼就干活的,走人户主动进厨房帮忙的,打牌时漫不经心随叫随下的,这些优先考虑。
至于那些扫帚倒了都不扶的,走人户只顾嗑瓜子聊家长里短的,打牌时红头涨脑吃饭都要叫几次的,那些就需要再议了。
小堂哥李君华从修渠就跟着大伯一直在干,分段包干的时候也自己领了一段,一直都干得不错。这次修卷扬机道的时候,李君阁也把他带着,准备让他以后在基建的时候跟朱朝安搭把手。
王宏光,就是李君阁刚回来打玉米时送他訇子油的那位,三十多岁的汉子,种地是一把好手,李君阁让他去兰场那边给旺财叔和吴志秋打下手,兰场,茶林,自家的荔枝树龙眼树都要管着,干些分苗,换盆,栽树,剪枝的粗笨活计,好将旺财叔跟吴志秋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搞科研。
王庆华,王庆国的弟弟,王晓柏他老爸,今年也不出去了,负责钓友的接待工作,送人,送饭,接人,收钱,让农家乐的玉莲嫂子能腾出手来。
玉莲嫂子和大堂哥饭店的领班小红,将带着一队李家沟的小姑娘去首都余再男的酒店接受星级服务和管理的培训,为接下来的民宿和垂钓中心做好人才储备。
何苗喜欢动物,在干好护林队巡山和线路勘察的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鱼塘,鼠场,雁场的管理。
林奶奶年纪大了,还是做好兰场鼠场的后勤工作就好,做做饭,洗洗衣服,管好劳动工具就成。
硌豆跟二狗,两人在李家沟和县城一人一个星期轮换着来,除了要做好发货的工作外,在村里还要配合阿音,做好各家散养禽畜的管理,检查工作,严格把关,保证禽畜都能满足绿色生态的标准。
诸事分配完毕,李君阁才算腾出手来。
这天,李君阁陪着二堂哥去给钓友们送饭。
二堂哥脑子活,受到当年夹川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的启发,搞了个船儿面,将炉子锅碗搬到了船上。主打就是林奶奶传授的担担面,墨鱼炖鸡面,鸡汤抄手,红糖醪糟粉子荷包蛋。
一经推出,广受好评。
久长居送到钓友身边的饭菜,经常都已经凉了,这个可是现煮现得吃,而且是正宗的老夹川味道,好多在河上玩游船的游客,也经常要追上来整一碗,连呼好吃过瘾。
李君阁这两天就是陪二堂哥送饭,告诉他一些钓友们的忌讳。
葫芦溪是钓友们集中的地方,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大湖被钓友们称为“大圆湖”,小湖被钓友们称为“小圆湖”,整体被称为“匏瓜儿湖”。
大小湖交界处的铧尖位置,是鱼道所在,属于匏瓜儿湖最佳的几个黄金钓位之一。
夹川几个老钓鱼人轮流守着这个位置,换人不换窝,就连春节期间都一直守着,这鱼瘾不是一般的大。
今天是老李当班,远远看到李君阁他们的船就伸出两个指头,意思是:“老两样!”
钓鱼怕惊窝,李家沟有一个会钓鱼,了解钓鱼人心态的李君阁,这也是钓鱼人喜欢在李家沟扎堆的原因。
饭是凉的可以原谅,水送晚了可以原谅,鱼窝子给我惊了,不能原谅!
因此李君阁远在离钓位百米就停了发动机,改用手划,划到离老李还有二十来米的位置就靠岸,等他自己过来端面。
老李往窝子里续了两把窝子料,先把鱼安抚好,这才背着手过来端吃的。
老李跟李君阁也是老交情了,见他过来,李君阁将二两担担面端给他,笑道:“老李,收成如何?”
老李端过担担面,笑道:“我就不是来钓鱼的,主要是嘴馋了。哈哈哈,你们的这几样东西硬是要得,正宗的北门口下面老馆子的味道哟!”
李君阁竖起大拇指:“这你都吃得出来!你这嘴巴也是够刁!”
老李一边把面呼噜呼噜往嘴里刨,一边笑道:“那是,说起老夹川的风味小食,我都是门清!华仔,再来一两鸡汤抄手,汤宽点!吃完辣的,再来一碗鸡汤涮涮嘴,巴适得板!”
李君阁哈哈大笑:“老李,你就是嘴上功夫下狠了,手上功夫才有点黄!”
钓鱼人最见不得人家调侃他手艺差,一瞪眼说道:“你啥子眼水!没见到我都下护了啊?里头一条大鲤鱼,七斤没跑!”
说完又道:“我钓位后头林子里边,落着一只老鹳,扑腾了半天了,你不去看看?”
李君阁说道:“哎哟!那我得去瞅瞅,别是被渔网什么的网住了吧?”
……
来到林子边上,在一棵老树边上停下,果然听到林子里边一阵扑腾的声音。
轻轻走进林子,果然,声音是从一丛灌木丛后边传来的。
李君阁走近灌木丛,声音一下子停了下来,不一会又继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