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老太太笑道:“的确是有点事想找秀才娘子商量一下。”
顾知夏一边走过来扶她,一边笑道:“大娘,您先进屋坐坐,有什么事咱们坐下说。”
房东老太太随着顾知夏进了屋,这才道:“秀才娘子,我这次过来是替我儿子来的,他见了你昨儿给我的那宝贝,就想问你还有没有,他想向你订一批。”
闻言,顾知夏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老太太口中的宝贝是什么。
她道:“东西有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您儿子想要拿来做什么?又需要多少?”
房东老太太一愣,这她倒是没问清楚呢。
想了一下,她道:“秀才娘子,我儿子也没跟我说清楚,你看这样吧,我让他亲自来给你说行吗?”
这个时代依旧注意男女大防,虽然顾知夏已经嫁人了,但是还是得注意一下。
因为这样,那大柳才没直接过来找顾知夏,而是托了自己老娘来。
顾知夏点了点头,她是没想到这些,只是有些好奇这房东太太的儿子到底要找她谈什么生意罢了。
见顾知夏点头答应,房东老太太才出去叫自己的儿子。
这生意上的事,她一个老太婆哪里懂,还是得要他们年轻人来才行。
没一会儿,顾知夏便见到了房东老太太的儿子。
那是一个高高大大的年轻人,顾知夏只看了一眼便问道:“你要买我的发热包?”
原来那东西叫发热包,大柳嘀咕了一句,点点头,“对,我要订一……一千个。”
一千个?旁边的房东老太太差点没摔个踉跄。
虽说这东西神奇,但是一千个,他们哪里来的钱哦。
房东老太太真想掰开自己儿子的脑袋瓜子看看,这孩子到底是随了谁,心这么大。
顾知夏也被大柳的魄力惊了一下,居然一下子要一千个,她都有些好奇他要这么多发热包来干什么了。
顾知夏这样想着,便问:“你要这么多发热包来干什么?”
大柳嘿嘿一笑,“也没啥,我是烧瓷器的,昨儿见了你这发热包觉得稀奇,就想着能不能将这东西放到我的瓷器里,做成可以让水变热的瓷器,反正我瓷窑场里还堆着不少瓷器,我就想着先做一千个出来试试。”
听了这话,顾知夏倒是对大柳刮目相看了,这人脑子可以啊,居然能想到用发热包做热水壶。
将发热包放在瓷器里,顾知夏姑且就当做他是要做热水壶吧。
知道了用途,顾知夏心里也就有数了,她点点头道:“那行,就一千个吧,十天之内我给你做出来。”
听顾知夏答应了,大柳高兴了,这才想到要问问价钱,“秀才娘子,那这发热包的价钱?”
顾知夏是知道房东老太太的家境的,因此也没要多,她道:“这样吧,我给你做出来,你给些材料费就成了,一个发热包十文钱怎么样?”
这时,房东老太太开口了,她道:“秀才娘子你可别,这东西该是什么价咱们就给什么价,可不能占你的便宜啊。”
在房东老太太心里,这样神奇的东西一定贵得很,怎么可能才十文钱呢?
他们虽然没钱,但是做的一直都是良心生意,可不能占人家便宜。
大柳也跟着点点头,他也觉得十文钱怎么也过意不去,这生意本来是他先提出来要做的,怎么能让人亏本呢。
见老太太这样说,顾知夏笑了,这一家人可真是实诚人。
见他们这副过意不去的样子,顾知夏只好又拿了一个发热包出来,当着他们的面拆开,然后拿给老太太母子看。
”这发热包其实就是焦炭粉加上生石灰和盐做成的,用不了多少成本,十文一个足矣。”
手里拿着被拆开的发热包,房东老太太和大柳惊讶极了,倒出来一看,还真是焦炭粉生石灰和盐。
这些东西都是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没想到放在一起居然能产生这样神奇的效果。
大柳惊讶地张大嘴巴,半晌才道:“秀才娘子,这些东西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咋就没发现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顾知夏笑着解释,“这些东西并不是只要碰在一起就能发生这样的作用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我也是偶尔在书上看到才试着做做。”
闻言,大柳恍然大悟,“原来是有方子的啊。”
这下大柳便熄了心中那一点点想要自己试着做的心思,这书上看到的东西学问可大着呢,他啥都不懂,还是别乱来的好。
定好了价钱,虽说是十文一个,但是大柳一下子定了一千个那也要十两银子。
这对于房东一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大柳只好先给了一部分定金,其他的等做出来的瓷器卖了钱之后再给。
顾知夏点头同意了,房东老太太和大柳满脸笑意的走了。
大柳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回去做那可以自己加热的瓷器了,他有预感,这东西一定会大卖的。
顾知夏与大柳的生意谈妥后,便开始制作发热包了。
发热包这东西制作简单,只要掌握好各种原料的比例就很容易了。
顾知夏其实用不了十天就把发热包做好了。
这时,乡试也接近尾声,为期九天的乡试下来,整个考场的考生都被烤糊了。
等到最后一场考试交了卷,杨志安也不复往日的清朗俊雅,身上全是汗臭味,胡子拉碴的,看起来邋遢极了。
但是,其实杨志安这样还算好的了,只是身上邋遢一点,好歹还有些精气神儿。
这考场里比他狼狈的数不胜数,几乎大半的考生都像是刚出坛的酸菜。
衣服皱巴巴的,汗酸味冲天,脸色苍白,双目无神,仿佛身体被掏空了灵魂,只剩下一具空壳。
如果他们不是还在迈步,估计会被人误认为是干尸。
读书人最重形象,在考场上的这些天,或许是这些读书人一辈子最狼狈的时刻。
俗话说得好,最铁的兄弟便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
这一群人被关在一个贡院里考试,见过彼此最狼狈的时刻,肯定会有一种无人能比的惺惺相惜之感。
也是,为什么古代会有那么多同年结党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