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色微亮。吕开泰夫妇已经起来,吕杨也起了个早。唯独吕蒹葭昨天太过兴奋,一夜都没有睡好,她天亮前才睡着,这会儿还睡得香。
“这丫头,要不要叫她起来,杨儿马上就要去书堂了,这丫头可不是来玩的!”吕杨氏皱眉说着。
“今天先不用!”黄宗羲摆手笑道:“虽然公主已经暗示让纯阳进学,但是有些过程还是不能省的,因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所以纯阳还要先去考学监走一趟,走个过场!至于蒹葭那丫头,等到纯阳考过了,午时回来的时候再带去书堂不迟!”黄宗羲吩咐着。
“弟子明白了!”吕杨揖礼。
“师弟,知道考学监在哪里吧?”黄道蕴问道。
“大概知道,师姐还要修行,不用专程带我去了,若是连考学监都不会走,那我就枉为老师的弟子了!”吕杨连忙拒绝了黄道蕴送他去考学监的好意,他现在已经知道,黄道蕴的道业在立心第三重,已经凝聚浩然正气,是一位秀生。既然是秀生,自身的修行也是很紧的。
立心道业第一重,出隽永之气,称为学生,分在丁科。第二重出锦绣之气,称为童生,分在丙科。第三重出浩然正气,称为秀生,分在乙科。
秀生之上是秀才,对应立言道业第一重,分在甲科。
书院只分甲乙丙丁这四科,甲科已经是秀才,实际上不用在书院呆着了,可以四处游学修立言道业,也就是所谓的毕业。
大匡皇朝九州七十二大着名书院,所有进入书院求学的圣道弟子都按照道业分配进甲乙丙丁四科,道业晋升,则可以晋升上一科,直到晋升甲科,便有两途,一可以留校继续修行,二可以四方游学,在保留三年学籍之后,自动毕业。
黄道蕴修出浩然正气,已经进入乙科,只是这些时期跟着学院请了假期,随自己的父亲黄宗羲一直在吕丘县隐居,静心修炼,企图加快道业的晋升。只是没有想到寿阳公主从玉京城下来,黄宗羲隐居生涯立刻宣告结束,被迫返回白龙潭书院,黄道蕴不得不跟随父亲返回学院修行。
原本黄道蕴还想带吕杨去一下考学监,毕竟吕杨初来乍到,没想到吕杨一口就回绝了。
考学监坐落在南明湖畔,离书院大门并不远,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吕杨来到楼阁前,望了一眼有些陈旧的考学监,整整衣冠,这才龙行虎步进入楼阁。
考学监里面摆了一条长长的案台,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儒师正在台前聚精会神的练书法。
老儒师握着一杆大毛笔,也不沾墨水,澎湃浩然之气注入毛笔之中,在案台上行云流水地书写《大诗经》。
大诗经是文圣孔济民所着,里面记载了一百二十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老儒师下笔如有神,每写完一首诗歌,衣袖一挥,案台上的诗歌就飞起来,悬在半空,每一个字都是白色苍茫,浩然正气相当凝聚,悬浮在空中也不见消散。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半空之中的诗歌就多达数十篇,占满了整个楼阁的空间,吕杨走进来,立刻就被如此绚烂的浩然正气凝聚的文字给震住了。
“院监大人,学生前来请求考学!”吕杨揖礼,一连呼唤了两次。
“没空,没空……你这小学子,不知道考学的时日已经超过一个月了吗?半年以后再来吧……”老儒师不耐烦回答,笔锋一挑,一首诗篇已经飞了出来,将漫空的文字撞出一条路,压到吕杨的面前,使得吕杨寸步难行。
“呃……”吕杨咽了咽口水,心想不是说只是走个过场吗,为什么还会有刁难,难道是对方不知道自己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