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更是紧紧盯着自信满满的崇祯皇帝,满脸讶然。
粮饷充足?
陛下这话从何说起?
要知道,上个月他还和陛下商议征收练饷七百三十万,用于训练边兵,加强九边各镇防御力量。
但因此事重大,陛下生恐扰民,一时还没有下定决心。
这才多长时间呐,陛下就敢说粮饷充足,从哪弄出来的呀?
“这不可能!”
卢象升心直口快,微微愣神之后,他就非常果断地说道:“十几万大军的补给,并不是银两就能解决。
眼下入冬的炭、棉衣、帐篷、武器、装备、马匹、粮草、……等物资,绝非旦夕之间就能一蹴而就,可以凭空变出东西来?”
卢象升自己就是带兵之人,知道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供养军队,并不是光有银两就可以了。
一只大军的补给,含很多物资东西。有的东西,也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最为浅显的例子,现在入冬,假如组建十万大军,都要更换棉衣。
十万套棉衣、棉被、棉靴就算拿出钱来,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凑到,必须要朝廷举全国力量调配。
“臣也不相信。”
见卢象升已经带头开炮质疑,杨嗣昌也信誓旦旦说道:“臣掌管兵部,监理户部,调配天下钱粮兵马。
这些天臣仔细的盘查了一下户部的烂账,简直触目惊心。
就说一条,眼下入冬,九边各地边疆,都发来邸报,要求户部、兵部发送棉衣棉被。说大雪降落,边关已经有人冻死。”
杨嗣昌述说的时候,满脸忧虑,心里惶急,原本这些事情,早就要上奏,可是因为陛下身体的缘故,他一直压着。
如今,趁着这个机会,索性全部说出来。
每年入冬,各地督抚、九边将领,请求钱粮冬衣的折子,就会像雪花一般的递到京城。
这是一笔任凭谁都要糊涂的烂账。
每年冬天,也是各地的边将、督抚和朝廷兵部、户部扯皮的时候。
行贿受贿的,冒领钱粮的,谎报中饱私囊的,各种情况,应有尽有。
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把这些事情处理清楚。
崇祯皇帝挑挑眉,把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深感满意。
杨嗣昌和卢象升二人,能做事,想做事,是合格的统帅和兵部尚书。
虽然性格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卢象升和杨嗣昌也是好意,所以崇祯皇帝开口解释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是老成谋国,朕及其欣慰。
但朕也深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故而两位爱卿无需忧虑。”
卢象升和杨嗣昌二人将信将疑,一时间难以相信此事。